刷牙的误区
日期:2015/9/2 9:43:44 来源: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六六医院
牙齿对于多数人来说,早就不仅仅是吃饭咀嚼那么简单的需求了,它还是“形象工程”中最重要的一环。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·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主任付云副教授表示,健康的牙齿是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,应该珍惜爱护牙齿,注意口腔保剑一些以为能呵护牙齿的方法,使用不当。
误区一:大力刷牙,刷刷更干净
有些人尤其是年轻人,很习惯大力刷牙,以为这样能更好地清洁牙齿。其实不然。长期大力刷牙会导致牙齿缺损,很多中年人的牙齿出现的锲状缺损,就是长期用力刷牙所致。
正确做法:刷牙选用刷毛软、有弹性的牙刷,刷牙力量要适度,讲究刷牙的方法,牙齿才能刷得干净又不会被损伤到牙齿和牙龈。
误区二:牙膏越贵越好
有人有这样的购物习惯,认为贵的就是好的。实际上,刷牙时,牙膏是起摩擦剂的作用,可以有效去除牙面一些细小凹陷部位的牙菌斑。但是,能否更好地清除牙缝内和牙面窝沟内的菌斑,关键不在于牙膏的品牌和价格,而在于刷牙的方法是否正确。
正确做法:不刻意追求贵价牙膏,选用含氟牙膏即可。
误区三:刷牙的时间不重要
每天刷牙两三次了,但每年洗牙时还被医生说牙垢很多,怎么回事?付云指出,刷牙不在于刷了几次,而是什么时间刷。
很多人有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刷牙的好习惯,却没有饭后定时刷牙的习惯,这就存在不足。有研究发现,进食后,附着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10-20分钟后就会被牙菌斑内的细菌利用,产生酸性物质破坏牙齿。
正确做法:除了早晚刷牙,饭后10分钟内也应刷牙或漱口,尽快清洁口腔,以破坏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。
误区四:不吃糖就不会得牙病
少吃糖或不吃糖固然可以减少龋齿的发生,但糖不是口腔细菌破坏牙齿的唯一来源。面包、馒头、米饭等碳水化合物中的淀粉,在口腔水解后也会产生小分子糖分,后者同样容易被口腔内的细菌所利用。
正确做法:除了少吃糖,更重要的是饭后尽快漱口或刷牙。
误区五:洗牙会把牙齿洗坏
很多人洗牙后觉得牙齿酸软,吃酸、甜食物有不适的感觉,以为是洗牙伤害了牙齿造成的,这绝对是误解。
目前医院洗牙多采用超声波洁牙,依靠超声仪器在牙面发出的超声震动来祛除牙结石和牙菌斑,而非磨削作用,对牙齿硬组织不构成伤害。
洗牙后牙齿为什么有酸软的感觉?那是因为多年没有洗过牙的人,牙面的结石很多,不仅厚,而且将大部分牙根包住。由于牙结石附着在根面,看似“护住”了牙根,平常没有感觉太多不适。洗牙祛除牙结石后,牙根露出,在遇到冷、热、酸、甜食物时,会有一段时间感觉到牙齿酸软,但这样的感觉会逐渐缓解。
正确做法:若洗牙后出现酸痛,只是暂时的,等待它慢慢缓解即可。只要坚持每年洗牙,牙齿比较洁净,这种感觉就很少发生。